当前位置:中心概况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履行市政府公共卫生职能、集疾病预防与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机构,包含紫竹林2号、3号院区以及昆仑路院区,总占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2020年挂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挂牌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公共卫生研究院。主要承担全市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疾病病原微生物检测、鉴定和物理、化学因子检测、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等。
中心现有编制361名,在编职工3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7人,占94.6%,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62%(其中高级职称占36.4%),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1.6%(其中博士学历占4.8%)。目前拥有紫竹林和昆仑路两大院区,共计33个科室,其中包括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2个市级监测技术指导中心。配备万元以上仪器设备700余台,总价值超过1.2亿元,拥有省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国家认可、省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艾滋病初筛、确证实验室、寄生虫病诊断参比实验室、国家尿碘、盐碘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网络实验室、食品饮用水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实验室、国家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实验室、全国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实验室等多项资质。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设置科室
业务科室
截至2023年底,近五年立项14类课题,共计95项研究,获批经费802万元;作为主持单位获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南京市医学新技术奖二等奖2项,南京医学青年科技奖三等奖1项;南京市智慧疾控综合管理平台获评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2023CHITEC”尊冠杯”数字医疗健康创新服务案例,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冠疫情防控数智化优秀典型案例(甲等);获批专利授权30项,含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以第一单位发表科技论文480篇,其中SCI/SSCI论文51篇;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修订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4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著作13部;申报并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0项;近五年累计培养带教本科生184人、研究生47人。
近年来,中心以人群健康为宗旨,持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强化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惠及民生。及时科学有效开展了新冠、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出色完成南京马拉松、国家公祭日等大型活动公共卫生技术保障,并全面完成急性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慢性非传染病等各项疾病预防控制目标任务。2020年获省委省政府“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表彰。持续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卫生综合监测提质增效。构建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放射)卫生、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等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实现全市12个区、702所中小学校、176家食源性疾病诊疗机构等卫生监测全覆盖。持续开展实验室能力变更及扩项评审,成功通过CNAS复评审、CMA资质认定扩项评审,扩项185项。持续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信息化赋能疾控数智化转型。建成智慧疾控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传染病仿真模拟预警系统、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学科学分析与研判系统,实现疾控条线与智慧医疗、核酸监测数据互通,省市区疾控上下协同,融入南京市疫情防控信息化生态圈。推进医教研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服务引领水平。与省内外6所高校共建校外实践教学科研基地,持续深化校地科研教学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医防融合,依托业务培训,强化全市卫生人员疾病防控能力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综合能力。
南京市疾控中心着眼于落实“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健康南京”战略,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预防为先、担当实干、循证博精、协作克坚”的疾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创品牌、建标准、提首位,持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疾控中心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进医防融合,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促进疾病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